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紫砂古代传统与现代创新——“荷氏三壶”的设计思路及造型艺术 作者:高建芳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22 17:12:32 来源:网络

        花卉中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兼而有之者,当数荷花。“芙蓉初出水,桃李忽无言。”荷花美丽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把纯净洁白的美献给人们,具有君子的高尚情操,清虚坦正,光明磊落。
        《荷氏三壶》的创作,就是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荷花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的尝试,使美丽的荷花在紫砂陶艺中得到重新塑造和体现。
        一、中国文化中的荷花:
        荷花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卉,又名水芙蓉,花氏家族由荷花、莲蓬、荷梗、荷叶、莲鞭和白藕等组成,它们既有欣赏价值,又有食用和滋补功能。荷花的历史源远流长,七十年代在浙江余姚出土大约七千多年前的荷花化石。
        荷花之美,在文学艺术中大放光彩,《离骚》有“制芰荷以衣兮,集芙蓉以为赏。”将荷花比喻为美的化身,文学史上不少名家如曹植、鲍照、江淹、傅亮、昭明太子等都作过《芙蓉赋》,描写荷花美的姿色。汉代闵鸿的《芙蓉赋》还描绘了时人乘船赏荷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人们赏荷的风尚。宋代周敦颐作《爱莲说》,从此荷花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到现代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月夜的荷花美,令人如醉如痴。从出水芙蓉到翠盖红妆,从荷塘月色到满湖枯荷,诗人词客都曾赋予它美的形象,联想浮翩,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即使花凋叶残,一塘枯荷,亦能显示出美来,“留得残荷叶雨声。”苏州拙政园内有座“留听阁”,距荷池不远,到秋风秋雨时节,坐在阁内小憩,听残荷上淅淅沥沥的雨声,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
        荷花有它自己的生日,据说是农历六月廿四,古籍中说这一天是“观蓬节”。旧时苏州风俗,每逢此日去逛荷花荡,画船箫鼓,酒食征逐,沈朝初有首《忆江南》:“苏州好,廿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鷁,水晶冰窨劈西瓜,痛饮对流霞。”曾是一时盛事。
        荷花是佛教的佛花,佛教艺术常以荷花为重要装饰纹样。《华严经》说:“荷花世界是卢舍那佛成道的国土。”说它在泥不染,具有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的四德。《无量清净经》说:在无量清净佛的七宝池中生莲花、出尘离染,清净无垢。佛教传说中讲佛诞生时,离开母体,便在地上走了七步,步屡之外生出美丽的荷花,故称“步步生莲”。
        荷有一茎双花者曰“并蒂莲”,民间视为祥端之物,并蒂双花,互相依偎。取荷之谐音,如“百年和好”,并取莲有多子之意,故常用作年画题材和工艺品的纹饰。荷花与中国文化结下良缘。
        以上可见,荷花题材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人们喜闻乐见,从而引发我创作《荷氏三壶》的激情。
        二、《荷氏三壶》的造型艺术:
        《荷氏三壶》的创作,以荷花为题材,集荷花美的丰富内涵在紫砂陶艺中得到充分的表现,表达大自然的真善美。是运用紫砂陶艺的特种技法与自然形态的有机结合。在设计思路上为体现满塘荷花皆赏之,把荷花、荷叶、莲藕等形态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因此在造型设计上采用以写实为主体,辅以局部夸张相结合,在创意上突破传统的单壶设计,在工艺处理上精选优质紫砂原料,如朱红、米黄、碧绿、墨绿、姹紫等运用巧色工艺和技法进行精细加工,因此《荷氏三壶》的创作可以说独具匠心。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83(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