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1. 德化窑的生产工具和烧造方法
    2. 关于德化窑的生产工具, 我们这里要谈的是与烧窑有关系的工具, 即窑内生产工具或窑具。 至于窑外作坊的生产工具就不谈。 现按早期青釉器、青白釉器、白釉器和青花器几种产品所使用的窑具和烧造方法分别加以介绍。 解放后, 经过多次对德化窑进行调查和发掘, 对于德化窑的生产工具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但也还不很全面, 只能就已有看到的或采集到的作个初步的记述。 匣钵是烧窑的一种重要工具, 它是用粗泥制成, 一般质量好, 火度高的可用多次, 差的只用一、二次, 最多3次。 德化窑器物种类较多, 故所使用匣钵种类也多。 除使用匣钵外, 早期也使用支圈、垫柱和盘状窑 [详细...]
    1. 元代烧造技艺高超
    2. 元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手工业。 早在蒙古军队攻城掠地时, 尽管他们杀害了无数百姓, 但他们却舍不得杀害能工巧匠。 后来, 元朝廷对一些民间的名匠看得颇重, 不仅将他们安置在官办作坊内干活, 而且这些官匠还可免除其他一切差科, 其地位也可世袭。 元朝廷的这些做法, 为促进当时官办手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当年, 元朝统治者为满足奢侈的需要, 对景德镇的瓷业也非常重视, 早在他们统一全国的前夕就已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负责督造官府所需瓷器的“浮梁瓷局”。 瓷局不仅可以优先从官府那里得到其他窑场难以得到的原材料, 而且可以从“将作院”那里得到许多新器型、新画面设计图稿。 在这种 [详细...]
    1. 烧造
    2. 专供官府和宫廷之用的砖瓦和陶瓷器皿的制造。 明代官营烧造事务。 砖瓦隶工部营缮司, 陶瓷隶工部虞衡司。   砖瓦烧造, 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 凡南京营造需用砖瓦, 每年于聚宝山置官窑烧造。 永乐初, 营建北京, 工部设临清砖厂、琉璃厂(在今北京市和平门外)、黑窑厂(在今北京市左安门外)等官窑, 分别烧造城砖琉璃瓦和一般砖瓦。 临清厂每年派造白城砖一百万块, 斧刃砖四十万块。 每块白城砖, 工部发给价银二分四厘, 斧刃砖每块一分二厘。 此外, 河南、山东以及北直隶河间诸府均于运河沿岸建窑烧砖工部派管造官常驻临清直隶山东、河南军卫州县有窑座处统辖。 明中期以后, 宫殿营建 [详细...]
    1. 怎样选钧瓷
    2. 钧瓷产于中国河南禹州市西部山区的神垕镇, 始于唐、盛于宋, 历经元明清, 一直是宫廷御用珍品, 严禁民间私藏, 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   钧瓷以釉色绝妙、富而多变取胜;以纹路奇特玉涯金声绕添情趣;最高境界是聚色成形“景随人意, 变化万千”。 选取钧瓷, 首先要抓住“景观景致”是否鲜明, 其次要瞄准“纹路”是否奇特, 再者是选取“釉色”是否雅致, 最后选其工艺是否精细。 掌握了“景、纹、釉、工”四项基本上可以为选取正品、精品、珍品、奇品等级别打下了基础。   选取钧瓷首先要抓住“ [详细...]
    1. 德化陶瓷制作生产——配料 制备
    2. 一、配料 (一)陶料 德化制陶的原料, 有优质白埴(俗称白粘土)和黑埴(俗称乌牯土), 均可单独配制。 明、清以来, 浔中乐陶村生产酒瓮、水缸等大容量陶器, 为增强可塑性, 采用白埴与黑埴配制, 或用不同地方的白埴配制。 20世纪80年代, 德化县科委与上涌紫砂厂成功研制紫砂, 其原料为紫砂士矿。 春美部分紫砂矿可单独配制, 杨梅、霞碧、三班等的紫砂矿需与其他地方的矿土配制才能生产紫砂。 90年代, 三班、城关等地大批量生产红陶, 其原料均以当地红壤土配制而成。 (二)陶釉料 德化自古以来用草灰、 [详细...]
    1. 德化陶瓷制作生产——成型
    2. 一、工具 (一)陶车 长期以来, 德化制陶者在工棚内的地上竖一根坚实的木轴, 上套木筒, 筒内底边装瓷质的筒扣, 筒内顶部嵌瓷质轮轴帽, 筒扣、轮轴帽与轴交接, 能滑动, 又不易磨损。 圆形木筒顶部凿8个卯眼, 插入木条为轮辐。 用竹篾编织成轮盘, 轮盘面用埴土、棕丝拌和涂成, 外沿为凸圈, 以供脚力拨转, 则成可旋转的飞轮。 飞轮为中心凸起的圆平托盘, 用于放置坯泥。 飞轮大小不一, 犬者直径3.6尺, 小者2.4尺, 视制作产品大小而定。 (二)土模(印盾) 用陶士和红壤土混合, [详细...]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1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