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 艺术技法 >> 工艺
    1. 漫画心法--秘技宝典
    2. 画漫画也同练武功一样,讲究个心法。我认为画漫画最主要的是想象,只要想得到就能够画的出。至于笔上功夫只需握笔不抖足矣。   现在大家都提倡画出自己的风格,谁都想这样。但有些画友画了一年甚至几年都还是老样子。还有的画友的作品人物的形象,就是长相分不开,每个角色都差不多,只好靠发型、服饰来区分。什么角度单一啦,男女区别不明显啦。这都同属于一个毛病--没有融入自己的想象力,缺乏观察。每一个初学者都要经过模仿的阶段,能在这个阶段中得到领悟,以后自己的画风就会慢慢形成。上面所谈到的问题就出自一昧的模仿,并未加入自己的理解,只是把模仿的东西变成印象存了起来,画出来的作品再好,也只能被人家说很像某某。(漫画人最忌听的一句话)模仿是基础中的基础,并不能完全依靠它。它是一个让你接触漫画,认识漫画的一个途径。这时你需要把模仿的东西"纳元归总" [详细...]
    1. 时评漫画创作初探(下)
    2. 时空错乱法   时空错乱法有天生的喜剧效果,“关公战秦琼”、“国王在纽约”等等实例不胜枚举。如果题材对路,那就大胆地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们和事物摆到同一个画面上来吧,这的确是个事半功倍的做法。   典故借用法   典故可以是目光向后的,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童话、俗语歇后语等等,也可以是目光平行的,一些大众文化形式如热门电视节目、电影,甚至网络游戏等,想到什么都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是大部分人都能联想到的。太生僻、太艰涩的典故不宜使用。   古装避嫌法   给当代的人物套上古代的外衣,可避免被批评者自愿“对号入座”,常适用于对政府部门、官员的批评。它还有一个功用:即暗示现在某些手中握有权力的人,思想境界连 [详细...]
    1. 漫画制作秘诀
    2. 为了让广大漫画作者更加规范地去画漫画,避免漫画印刷时出现的小问题, 花雨向大家介绍一些专业漫画作者必读的漫画制作小窍门。 # 关于漫画原稿用纸的正确使用方法 (1) 纸的正面 有标尺的一面是漫画原稿纸的正面,很多人在原稿纸的背面作画,怕标尺印出来,其实那浅蓝色的标尺是印不出来的。而且不是整张纸都用来作画,作画范围只限于外框以内。 (2) 外框 裁切蜻蜓围成的框是外框,在外框以内的画才能被印出来,外框外有3mm宽的出血位,画面应该画至出血线。 (3) 内框 漫画的画面一般画至内框(180mmX270mm),超出内框的部分也叫"出血",这跟外框的出血不同,是可以被印出来的。但由于书本的装订问题,内框的 "出血" [详细...]
    1. 漫画化动作的必要
    2. 很可能在上次打棒球时,你没有腾空跳跃起来劈开双腿去抛球,那么随之也就没人再买票来看你打球了。卡通角色也是这样,他们的观众是一些期望获得逗乐效果的人。动画给人的乐趣之一就在于动画艺术家们总是能够创造性地描绘各种寻常的动作。作为漫画家你要把每一个寻常的动作都当作问题来探讨,并以逗乐的手法来加以表现,但同时还要使之与角色和故事相匹配。 [详细...]
    1. 绘画中的简单透视(人物)
    2. 1.“空间立体透视”说白了就是远小近大,看这幅画,主人公的眼睛就有明显的远小近大的感觉。 2.对于一幅画的透视,有一条辅助线,这条辅助线就是这幅画的地平线。 3.有一个消失点,一般来说这个点是可以在辅助线上随便放的。 4.还有几条由消失点向目标放射的廷伸线。由这三点构成一幅画的透视辅助图。 5.我们看这幅图很清楚,人物在两条廷伸线之间,在与镜头同一距离的两个一样高的人是一样的,如果其中一个人后退了5米呢? 6.看!那个人后退以后,人是变小了,但三条线在这两个人身上依然在同一部位。这就是透视。 7.当然画面的两个人不可能站的很齐,那只要作 [详细...]
    1. 漫画单行本的分类
    2. 在日本,漫画通常是先在杂志上进行连载,如果受欢迎,就会继续连载下去成为长篇。当连载量够出单行本的时候,出版社就会出单行本,也就是通常我们所看的漫画书了。  单行本大致上分为3类:  第一类,就是最常见的32开本。称之为“新书版”,以定价390(含税410)日元为多,一些不是特别热卖的书,定价可能在457(不含税)日元上下。页数一般在180页左右,其厚度也相当于一本普通小说。这种开本常见于那些销量比较大的出版社,例如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白泉社等。  第二类,大32开本的B6版。定价通常在500—600(不含税)日元之间。页数同新书版差不多。大多数情况下,B6判会加彩页,但是有些也不加。这种版本多见于虽然不是特别大众化,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FANS支持的漫画,角川书店,新书馆常出这种版本。举 [详细...]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19(s)   0 queries clearcache
    update:2674493
    memory 3.49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