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孙峰峰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
10年前,作家章剑华的《故宫三部曲》横空出世,被誉为“中国故宫第一部文学性通史”。作品以恢弘笔触描绘了紫禁城六百年风云变幻,从权力博弈到文物南迁,从匠人雕琢到文明传承,凝结着中华文脉的厚重与坚韧。该作品荣获多项文学大奖,并被改编为电视剧与话剧,让故宫故事成为跨媒介的文化符号。
今天,我们为这部文学作品注入新生命力。人工智能算法与《故宫三部曲》文字相遇,数据洪流冲刷历史褶皱,重点事件、鲜活人物、经典场景以油画、视频、动图等形式重新生长。AI在学习史料与艺术样本后,将故宫人守护文物的赤诚、文物南迁的艰险转化为光影与影像,让观众沉浸于这场紫禁城艺术奇旅。
作为国内首个AI浓度达86%的展览,现场尝试了许多新鲜大胆的手法。AI捕捉文字中的历史光影、情感张力与空间想象,在画布上重新“复刻”并“演绎”文明守护之旅。每一幅作品都是文学叙事与人工智能碰撞的艺术火花。展览还构建了多模态交互系统,让观众与展览内容深度互动,融入气味模拟,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我们深知,艺术与技术、文学与算法初次碰撞的成果或许带着青涩。但这份“不完美”恰恰印证了探索的价值:技术不是冰冷工具,而是激活传统的钥匙;文学不是静止文字,而是可通过数字基因重生的生命体。
人工智能浪潮重塑世界,改变人类生产与生存方式,也打通文字艺术与视觉艺术壁垒,在文艺领域创新。当机器理解“意境”,代码编织“共情”,文艺创作与传播边界被重新定义。但无论是艺术新定义还是新系统,其底色仍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因此,艺术家们要珍视和锻造艺术灵感与创造力,同时拥抱技术。
本次展览期待AI对《故宫三部曲》的转译,开启一场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让观众触碰历史温度,品味传统文化魅力;让更多人透过新媒介读懂故宫的沧桑与辉煌。我们更期待这场实验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探索提供借鉴,让技术服务于人文,让传统在创新中延续。
站在百年故宫与抗战胜利八十载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既是文明守护者,也是时代提问者。愿这场展览成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过去与未来相遇,传统与创新共赴新程。故宫叙事,技术赋能。展览启幕,与君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