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1. 盛洪义 | 笔墨铸魂通诸境,艺臻高致显时代
    2. 在中国当代美术界,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历经军旅磨砺,以钢铁意志淬炼艺术初心;他涉猎书画印诸科,于山水、花鸟、人物间纵横捭阖;他以独辟蹊径的笔墨语言,在“能、妙、神、逸”的艺术境界中次第攀升,终成独具面貌的艺术大家。他,便是盛洪义先生。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鲜明的创作风格,不仅为当代美术创作注入了鲜活力量,更值得媒体予以大力推荐,让更多人领略其艺术世界的深邃与璀璨。 军旅淬炼:钢铁风骨与艺术初心的交织 盛洪义先生的艺术之路,始终镌刻着军旅生涯的深刻印记。军营岁月赋予他的,不仅是坚毅不拔的品格与雷厉风行的作风,更培养了他对生活的敏锐洞察与对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于艰苦环境中坚守对艺术的热爱,以纸笔为刃,以墨色为锋,将军人的赤诚与担当融入创 [详细...]
    1. 题跋:丹青中的点睛之笔
    2. 我国传统绘画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题跋。题跋的发展过程从简单到丰富,从单一到多样,是文学和情感对丹青的赋能,更深刻地提高了绘画作品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 我国最早的绘画可以上溯到岩画,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到汉代出现最早的题跋。汉宣帝为表彰股肱之臣,筑麒麟阁画11个功臣像,“署其官爵姓名”。但遗憾的是这其中并没有出现绘画者的名字,单只是为画中人物署名,其重在为画中人服务,旨在让观者能够了解画中人的行迹功业。 魏晋六朝时,对绘画创作权的重视才随着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而出现,也因此促进了丹青题跋破土而出。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轮收藏热,收藏当然是慕画家名而藏的,画中岂能不留名?画作中留有画师的名字,使人们对作品的观赏与画师联系起来,也为作品的传承留下了一定的依据,画师的名望由此而生。但是,直至唐代,画 [详细...]
    1. 钟鼓楼,高高屹立
    2.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将满一周年。 自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以来,钟鼓楼作为城市地标和文化符号的地位更为凸显。从“晨钟暮鼓”的司时中心,到成为极具烟火气的象征物,钟楼和鼓楼历经数百年,从历史中走来,依然矗立在城市中心并连接古今气象,其实际功能几经变化,却仍能够在今天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这既反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也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生命力。 钟鼓楼的形制与分布 鼓楼和钟楼大部分是两个独体建筑,一般建在城市中轴线上,鼓楼于前,钟楼于后,鼓楼多见重檐木质结构、楼阁式建筑,钟 [详细...]
    1. 江西赣州非遗工坊——让“老手艺”变成富民“金钥匙”
    2. 瑞金传统竹编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荣仿在赣州市瑞金象湖里文化创意街区制作竹编产品 赣州市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供图 在廖奶奶咸鸭蛋非遗工坊,村民把精选的鸭蛋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再裹上黄泥、盐巴和锅灰,腌足40天后,口感地道的咸鸭蛋就制作完成了……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的推动下,江西赣州的非遗工坊成为传承文化的阵地、带动就业的平台、促进发展的引擎。 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的廖奶奶咸鸭蛋非遗工坊,村民正忙着制作咸鸭蛋。精选的鸭 [详细...]
    1. 武汉剪纸“剪”出非遗新绿
    2. 融入武汉剪纸的高定服饰 武汉市青山区摄影协会供图 灵动飘逸的楚凤纹样,寓意高洁坚韧的竹、菊、兰等武汉剪纸经典元素,通过镂空、叠加、刺绣与螺钿镶嵌工艺融入高级时装,传统剪纸在立体裁剪与精工制作中焕发新生。日前,2025武汉时裳产业荟举行,武汉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沈松柏的团队与中式高定服装品牌煜秀堂联袂设计的7套限量中式高定服饰登场,引发广泛关注。 “我们在制作上融入了螺钿镶嵌等工艺,让剪纸艺术在灯光下显得更加灵动。”煜秀堂品牌负责人说。在走秀现场,嘉宾对7套服饰连连发出赞叹,一位设计师说:“每一件作品都堪称‘行走的非遗艺术画卷’,创造性地将 [详细...]
    1. “西夏陵”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 “西夏陵”1、2号陵 齐鸿灿 摄 当地时间7月11日,法国巴黎传来喜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贺兰山东麓,风沙吹拂“西夏陵”,缓缓筛落历史的诗行。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与峰峦叠嶂的贺兰山势共同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陵区景观。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西夏陵”,是中国西北地区11世纪至13世纪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的陵 [详细...]

名人堂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2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