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分享到:

      论“二十头色泥象形杯”的设计-倪顺生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28 15:47:49 来源:网络

        前言
          宜兴紫砂陶艺术,在世界上享有名陶的地位,自有其独到的制作技巧与创作构思,循古老紫砂传统并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代紫砂艺人追求的目标。为此,从积累四十多年的造型功底,以擅长紫砂花货艺术手法中走出来,跳出紫砂壶的框架,运用紫砂丰富泥色,设计“二十头色泥象形杯”,它集诸家之长,使之成为海内外收藏家、茶艺家争抢的珍品,扬紫砂工艺制作手法之长,扬紫砂原料地利之长。

        一 新奇构思悦人意
          紫砂陶花货品种较多,不外是松竹梅之老套,要跳出旧框架,就必须到生活中去感受、去理会,让人们接受。先从人们喜爱的瓜果中入手,设计制作象形杯,塑造了苹果、葡萄、青椒、枇杷、佛手、柿子、茄子、橘子、梨子、南瓜、金瓜等在传统题材中寻找前人未做过的品种,使其面目一新。
          再从花叶的姿态变化中塑造新的形象如梅花、桃花、瓜叶、风卷葵、菊叶、枫叶,从传统树桩上作文章的有葡萄桩、梅桩、柏树桩、五针松、金钱松等等,这样做,丰富了砂陶造型,为摆脱类似,到生活中去观察生态特征,使作品有新的生命力,如梅花为圆瓣、桃花为尖瓣。同样是松、五针松的表皮不及金钱松光滑。苹果、青椒从泥色上丰富作品的效果。这样才能使欣赏者产生情感,百玩不厌。这套二十头色泥象形杯,关键是从生活中撷取题材,让人们赏心悦目。在紫砂陶史上,十九世纪初,曾有人做过十二花神杯,它以阴刻为主,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它没有今天这样诸多的泥色,以新奇构思悦人心目。

        二 至善至美示新异
          一件成功艺术品,离不开作者倾注的心血,上百次的试验不足为奇,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攀登,方能自如地运用紫砂泥色的自由王国。我以段泥为基泥,添加微量的色素,利用窑温烧制的变化,使其合乎瓜果的色泽,达到“象生”的意趣。如枇杷黄娇嫩、柿子黄娇艳、菜茄绿碧青,从色泽中取胜、令人喜爱。此次工作,首先要选较好的矿土,方能呈色佳,取稳定的组成,方可防止发泡、发灰、发黑等毛病。工艺操作中又必须慎之又慎,过筛目数要适中,包次紫砂颗粒度、既保持紫砂器的光润又可方便成型,并保证正品率的提高。泥浆的搅拌切不可马虎,不慎即产生色泽不匀。练泥成块亦有讲究,否则成品易开裂等等。每一道工序每次试验成功,蕴含许多汗水和智慧,同时亦取成成功的经验。
          二十头色泥象形杯的塑造,既包含了四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同时促进我走向大自然的怀抱,为寻找创作的灵感,光顾山野景色,田园的果实,从中写生塑形,已成为花货制作者习惯。要创造新颖的造型、撷取自然形外貌,还须进行归纳取合、添加,把人间美好的形象留存下来,产生美的意境。设计二十头色泥象形杯,将瓜果形状解剖对半,合乎杯的形和品茶的功能,有些瓜果本身就很美,只须稍加枝叶即可。“简”是紫砂陶的根本,要方便洗涤,装饰仅起点缀作用,切不可烦琐或画蛇添足。在杯把的处理上,有意别出心材、夸张瓜果之柄作成把,以三个手指捏把的体量关系、利于品苔稳重、品赏之功能。当然每种瓜果之柄,各有其生态规律、抓住塑造形态特征是个关键,这样既新有能打动观众。对于树桩形,其杯简单,以横反处理缀以松枝、梅花、葡萄藤枝叶等添加的办法来完善结构、丰富形象。杯子虽小要有趣味、方能在品赏之中领悟美的本质。紫砂陶艺要至善至美是要有美的形态、完美的装饰点缀、丰富的泥色、适应生活的姿态,以给观众留下美好的景象。对于杯形态的设计,尚须考虑成型的制作便利和烧成变形的处理。完美的造型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紫砂花货杯的基本形态,可以用模型挡坯,使成型做到方便统一,但枝叶花果的塑造全凭手工去做,这样做使传统工艺得以发扬,又显示作者的心灵手巧,作品活而有灵感。

        三 艺海无涯结硕果
          二十头色泥象形杯的设计与制作,倾注我近两年的心血,一经问世,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参加过许多展览并获奖。如1990年12件 色泥什锦杯获宜兴陶瓷公司创作设计奖,江苏省陶瓷学会表扬奖。1993年获江苏省科技专利博览会金质奖。
          宜兴紫砂陶艺具有丰富的内涵,得天独厚的矿土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开发,以五彩缤纷的色泽,流淌着美的旋律,播散着春的气息,艺海无涯。学到老做到老,可不断开拓新领域,让祖国瑰宝放出光华,是紫砂艺人追求的目标,二十头色泥象杯是充分发掘紫砂泥多变色泽表现力,拓展紫砂艺术象形层面的一种尝试。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73(s)   6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