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艺术资讯 >> 张金玲 国画家 电影家 河北 沧县
      分享到:

      时光雕塑美丽――张金玲书画艺术品展

        发布时间:2012-11-12 15:46:18 来源:中国拍卖网

          (1/8)

          (2/8)张金玲无锡个人书画艺术品展

          (3/8)现场开幕式

          (4/8)张金玲和先生张正

          (5/8)嘉宾主持:陈铎

          (6/8)张金玲开幕式上发言

          (7/8)出席嘉宾:谢芳发言

          (8/8)表演嘉宾:范圣琪 演奏《回家》

          中国拍卖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张金玲的人生轨迹是如此的奇妙:生长在农村,会干一手好农活的孩子,对所能接触到的表演艺术充满了热情和渴望。在老师的鼓励下报考湖北省话剧团,从此挖掘出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才能和天赋。而后又开始接触电影,并出演了《渡江侦察记》,《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十几部为大众熟知、喜爱的电影,成为了当时红遍中国的“北影三朵金花”之一。

          在演艺事业的顶峰阶段,她为了她的孩子和家庭毅然离开了靓丽炫目的荧幕,转而拿起了画笔,和沉寂孤独为伴。如今,再介绍张金玲时,不再只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还要加上书画艺术家。

          4月9日,天禄网现场直播了张金玲无锡个人书画艺术品展,开幕式后我们采访了个别出席嘉宾,包括陈铎、谢芳、卢奇、杨在葆、范圣琦、郭达、汤加丽等。在采访中嘉宾们一致认为张金玲的成功在于她的坚持,她总是能在自己从事的行业上孜孜不倦的为之奋斗。

          当天在画展开幕仪式上,张金玲含着泪感谢了与会的嘉宾和支持她的人们,然而,我们最应感谢应是张金玲老师,是她用自己的经历为我们上了一堂题为“贵在坚持”的生动人生哲理课。

          正如我们看到谢芳老师在开幕仪式的发言概括评价张金玲的三句话:赢在起点,贵在坚持和人才难得。有多少人能在清楚的认知自己,更别提“居安思危”了,张金玲三十多岁息影,一心扑在绘画艺术上,悄然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可谓聪明之极。面对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她轻描淡写道:现在的我不怕老了,只要心理不长皱纹就好了。

          张金玲总说,我书画生涯要感谢我的家庭,是孩子和先生成就了我的今天。在离开自己热爱的电影荧幕后,张金玲全心全意做起了好母亲。在陪同孩子报名书法班后,从此就和毛笔结缘,并在先生的鼓励下拜师齐白石的弟子娄师白门下一心学习齐派书画。

          当初就连张金玲的老师也怀疑,这么一位漂亮的影星能忍受丹青笔墨的寂寞吗,她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做了最好的答复。三年光阴岁月,风雨无阻的不放弃每一次交作业,听取老师指教的机会,只为画好一只虾。

          画展开幕仪式结束后张金玲接受了天禄网的独家专访,在访问中,张老师展露了自己如今在表演和绘画之间权衡的心境。她享受着现在的身份和生活,在书画艺术的世界里,不感寂寞,可以任意驰骋,感悟,探索大自然,手执一笔随性而至。

          当我们问及在表演和书画两种不同的艺术行业,哪个她更喜欢的时候,张老师是这样的回答的:“相对而言表演艺术我更得心应手,在画册的后记里我写过“如果我再活一次话我还想做演员”。而书画艺术是我永远追求不完的路。”

        我非常喜欢张老师在采访中说的一句话:“无锡画展只是我书画艺术道路上的又一个逗号,下边还会有很多很多的逗号,我要为后面的逗号准备着,努力着!”

        采访花絮:

          在这次无锡画展开幕仪式上,笔者看到了很难得的一幕:在开幕仪式上陈铎老师介绍出席的明星嘉宾时,我们惊讶的发现各位大腕明星居然都“潜伏”在观众席里。当谢芳、杨在葆、汤加丽、范圣琪等老师陆续零星从观众席站起来时,现场掌声雷动。站在笔者边上的一位阿姨和边上的人耳语道:“这些明星们还真是没架子,和我们观众打成一片了。”


        责任编辑:伯益
      新闻分类
      拍卖新闻 展会活动
      教育出版 收藏新闻
      市场新闻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陕西研学携手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开展广告学专业产教融合访企拓岗活动
      在艺源江河,遇见何君宏:东方抽象的诗意觉醒
      影视不应忽视对书法审美的提升|从李纯博书法展及其87版《红楼梦》字幕说起
      从LABUBU火爆 看原创设计的坚守
      浙江工业大学举办油画展和美育教育论坛
      守正创新:墨彩新象启幕深圳,探索水墨艺术当代路径
      北社成员共赴一场书画雅集之约
      致敬人间最美天使|马刚
      【历史性时刻|中国油画家的全球坐标】于明受聘Figurativas国际...
      别陷入以身份评判美术作品优与劣的误区
      中西融合: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刘万鸣艺术
      收藏新闻
      收藏市场“三真七假”赝品形成灰色产业链
      俄亿万富翁加入当代艺术收藏阵营
      第二届中国汉白玉文化艺术节开幕
      收藏可以是投资但更是文化
      马未都:收藏于我从私事变成了公事
      保利:热闹地界都是谈钱
      给艺术品上一个“保险”?私人藏品难投保
      把玩橄榄核雕文化
      杨燕红木讲堂:宫里宫外罗汉床
      尤仑斯夫妇再抛藏品 赵晓刚作品进入亿元领域
      王刚主持慈善拍卖会并传授收藏经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135(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