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艺术资讯 >> 陈葆棣 传统 花鸟画 艺术
      分享到:

      努力学习传统、大胆拓展新意------陈葆棣的花鸟画艺术

        发布时间:2011-10-10 17:28:33 来源:中国拍卖网
         近几年来,陈葆棣先生在中国画界已为大家所关注,他之所以能引起同行及艺术爱好者们的瞩目,不是靠时髦的包装炒作、也不是靠自我膨胀的宣传,更不是靠吹吹拍拍拉关系,他是靠作品来说话的画家,他把画好画看作是自己的天职。

          进入九十年代,陈葆棣先生佳作颇丰,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画展,近期作品人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和’中国画三百家’;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和‘世纪。风情中国画大型画展’中,分别获得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迎懊门回归中国画精品展’获得铜奖,在这些竞争激烈的全国性大展中。陈葆棣先生的作品能够屡次人选并获奖,这正显示了他非同反响的艺术才华和实力。

          陈葆棣先生的成材之路是坎坷和艰辛的,他自幼酷爱绘画,十二岁考入北京市少年宫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由于父亲的早逝使他不得不放弃进入艺术院校求学的机会,以他还稚嫩的身躯过早的担负起赡养母亲,抚养弟、妹的生活重担。挫折和苦难成就了他坚强、自信、执着的性格。在逆境中他从未间断过自己锺爱的绘画艺术,而是更加勤奋、刻苦,苍天不负有心人,19岁那年在溥松窗先生推荐下他背着大量写生稿和作品去求见他仰慕已久的花鸟画艺术大师王雪涛先生,雪涛先生被他的写生技艺和刻苦精神所感动,收下了这个一贫如洗却心怀大志的青年人,他幸运地成为王雪涛先生的入室弟子,这为他的艺术生涯奠定了一个高起点。在恩师的指导下他博学传统,除大量临习老师的作品外,板桥、青腾、石涛、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王梦白等名家也无所不学,他尊照恩师:“聪明人下笨功夫才能成功,除此,学习绘画没有捷径可走。”的教导,如饥似渴,几十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正是这样一番苦功夫,使他深得传统绘画之堂奥,为他奠定了深厚的中国画艺术根基。

          陈葆棣先生的花鸟画引人瞩目之处是他“学古而不拟古,擅长于将古法变我法”。在他看来,古法是前人作画的方法,这个法从来就不上一程不变的,一个成熟的画家要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特感悟就必须创造和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这是其自成风格的标志。学古不化,只能成为前人的奴隶。当然,学好前人的“十八般武艺”之后再花样翻新,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正所谓“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要求对自己所学有透彻分析,加上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悟并结合自己所长竭尽心力地进行艺术创造,这其中的甘苦和心悦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陈葆棣先生在继承和借鉴的同时,既不远离传统又注重对时代气息的追求,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在创作时注意发掘中国画笔墨本身所具有的无限繁复的形式潜力并强调构图的形式感和视觉的冲击力,以避免看惯了的循规蹈矩的表达方式,这正是他的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他常说:“我对传统的崇尚是虔诚的,但我不愿意重复古人;我对同道是敬重的,但我不愿意重复别人;我对自己是苛刻的,那是因为我不愿意在同一水准上重复我自己”。这正是陈葆棣先生对自己作艺的要求。

          观看陈葆棣的作品不但新且变化多,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在他的笔下变得新奇、可爱,似乎被他赋予了新的生命。他创作的一批荷塘、游鱼、农家、田园题材的作品,原于生活中平淡被人们忽视的角落,而他将其发掘、升华,作品给人以亲切、古朴、清新,回归自然的感觉。看他的焦墨花卉,简约的笔墨、铿锵的线条构成的黑白世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他的抒情味十足的浓墨淡彩又能让人陶醉于他作品之中花鸟鱼虫物我两忘的情趣中。看他的作品,了无造作和笔墨的卖弄,在不同的题材和物象的表达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他在强烈地表达内心的体验,以不同的绘画面貌抒发情感以达到与观众产生同思共鸣,这种情态的表达是清新健康的,是与时代脉膊相通的。

          每日静心读书、习练书法也是陈葆棣先生的必修课,中国画品味的高下在于作者学养之深浅,不读书不能医俗气、匠气、浮气,作品格调难高。陈葆棣先生深悟此理,不管寒冬酷暑,读书、写字、作画,从不敢叫一日懈怠。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甘于寂寞、不慕虚名,避开喧闹与浮躁,潜心于对其艺术目标的追求。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情感的净化与心灵的美好,他不允许自己的作品平庸这和他做人的准则一致。

          陈葆棣先生正值年富力强,正是创作的高峰时期,扎实的绘画基础和严肃的治学态度定会令他的绘画艺术在不久的将来跃入更新、更高的境界,对此,我们寄予殷切期望。
        责任编辑:伯益
      新闻分类
      拍卖新闻 展会活动
      教育出版 收藏新闻
      市场新闻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陕西研学携手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开展广告学专业产教融合访企拓岗活动
      在艺源江河,遇见何君宏:东方抽象的诗意觉醒
      影视不应忽视对书法审美的提升|从李纯博书法展及其87版《红楼梦》字幕说起
      从LABUBU火爆 看原创设计的坚守
      浙江工业大学举办油画展和美育教育论坛
      守正创新:墨彩新象启幕深圳,探索水墨艺术当代路径
      北社成员共赴一场书画雅集之约
      致敬人间最美天使|马刚
      【历史性时刻|中国油画家的全球坐标】于明受聘Figurativas国际...
      别陷入以身份评判美术作品优与劣的误区
      中西融合: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刘万鸣艺术
      收藏新闻
      收藏市场“三真七假”赝品形成灰色产业链
      俄亿万富翁加入当代艺术收藏阵营
      第二届中国汉白玉文化艺术节开幕
      收藏可以是投资但更是文化
      马未都:收藏于我从私事变成了公事
      保利:热闹地界都是谈钱
      给艺术品上一个“保险”?私人藏品难投保
      把玩橄榄核雕文化
      杨燕红木讲堂:宫里宫外罗汉床
      尤仑斯夫妇再抛藏品 赵晓刚作品进入亿元领域
      王刚主持慈善拍卖会并传授收藏经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167(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