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艺术资讯 >> 山东蓬莱 国画家 王明明 童年 明明
      分享到:

      “艺海童年—王明明儿童时期作品展”在北京画院展出

        发布时间:2012-05-18 09:16:36 来源:中国拍卖网

          (1/2) 过队日(国画) 34.5厘米×45厘米 王明明

          (2/2) 放风筝(国画) 47.5厘米×29厘米  王明明

          中国拍卖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艺海童年—王明明儿童时期作品展”于2011年4月2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2000年以来,王明明先生身兼多职却仍然潜心艺术追索,陆续推出了“心迹自然—王明明花鸟画展”、“寄情怀古—王明明手卷展”和“古意毫端—王明明书法展”, 可谓佳作频出,展事不断。2011年正值王明明先生六十虚岁,艺海生涯五十余载,这次大家“小”展别出心裁,作品均为王明明先生六岁至十三岁之间所作,为慈父精心收藏多年,首次面世。展览通过这批儿童画作贯穿了一些关于艺术本质层面问题的思考,定能为当下的美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



          随父叩遍大师之门



          王明明先生作为中国画领域著名艺术家和中国当代美术界的重要领导者,他的从艺道路颇具传奇色彩。王明明先生的父亲王念堂老人早年喜好书画,但是因故难酬,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夙愿寄托在儿女身上。所以王明明先生早年就由父亲循循善诱和着意培养,带领参观展览、观察生活,遍访名家转益多师。王明明先生少年才俊勤勉进业,在画界有“神童”之誉,获国际奖项。这一批作品里面就留下了王明明先生的习画足迹:有父亲带着去画的写生,也有父亲命题的画作,还有吴作人、李苦禅等大师手把手画下的课徒稿。这些作品是大师的提携和心血,更是父爱母爱的结晶,王念堂先生把这些作品精心收藏五十余载,在六十虚岁王明明先生整理展示出来,是对慈父夙愿的回报,也是对自己的艺术道路一次回顾,还是对中国画艺术传承与创新问题的一次反思。


        孩提眼中的红色年代



          这批作品取材囊括了儿童日常生活世界里的宠物、玩具以及戏曲神话人物,包括艺术大师李苦禅先生赠送的小瓷马,刻画了一百多个人物形象的游园大会,其中不乏娴熟笔墨技法塑造的鱼虾,也有主题严肃的创作《江姐》、《春耕》,更加引人入胜的还是洋溢其中的浓烈童心童趣,如《厂甸的大糖葫芦》中体现出的作者不同凡响的直观感受与天真无邪的艺术胆识。这批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小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目光局限在儿童的生活世界里面,还同时触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包括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绿化造林、学习王杰、游行等等,社会事件经过童心童趣的取舍之后更具质朴情愫与人情人味,这比我们惯常时代印象更加丰富多彩,是许多成熟、严肃的主题性作品所没有的。时过境迁,许多“高、大、全”的作品与今天的审美眼光产生了差距,可是这一批作品却可以让人读进去,就是因为纯真无邪的心灵摒除了许多的浮躁与虚假。



          五十余载水墨情缘



          这次展览是作者在艺术上进入了既雕既琢、返璞归真之际,对于自己童年天然真趣的一次回望。明明先生早慧,后进入工厂当学徒,文革结束后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最终却又放弃了入学资格,进入北京画院后身兼多职又潜心艺术追索,为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创新以及中国当代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王明明先生结合回顾自己的艺术道路,反思了诸如中国画一些重要问题,在展览前言中他论及了儿童画的艺术本质问题,在访谈中论及了中国画的传统教育与学院教育模式比较问题、中国画艺术的基本精神以及当代中国画与传统对接的问题等等,都是当代中国画发展中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对于当下的艺术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为当前的美术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启迪。

        责任编辑:伯益
      新闻分类
      拍卖新闻 展会活动
      教育出版 收藏新闻
      市场新闻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历史性时刻|中国油画家的全球坐标】于明受聘Figurativas国际...
      别陷入以身份评判美术作品优与劣的误区
      中西融合: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刘万鸣艺术
      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破百万件
      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女性
      才华·颜值·卓越丨致敬不平凡的女科学家
      艺术圈荣誉称号岂能“满天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指墨作品欣赏
      《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的启示
      河南省文联“万福迎春”走进郑州东站
      【文化这一年·艺术】国内外大展精品荟萃,中国艺术行业脉搏强劲跳动
      收藏新闻
      收藏市场“三真七假”赝品形成灰色产业链
      俄亿万富翁加入当代艺术收藏阵营
      第二届中国汉白玉文化艺术节开幕
      收藏可以是投资但更是文化
      马未都:收藏于我从私事变成了公事
      保利:热闹地界都是谈钱
      给艺术品上一个“保险”?私人藏品难投保
      把玩橄榄核雕文化
      杨燕红木讲堂:宫里宫外罗汉床
      尤仑斯夫妇再抛藏品 赵晓刚作品进入亿元领域
      王刚主持慈善拍卖会并传授收藏经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137(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