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艺术资讯 >> 雕塑家 油画家 福建 许江 博物馆
      分享到:

      许江个展《重新生长》今在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开幕

        发布时间:2012-06-11 15:58:11 来源:中国拍卖网
        许江个展《重新生长》今在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开幕
        柏林时间16日晚6点30分(北京时间17日凌晨0点30分),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的玻璃穹顶徐徐拉开,日光倾泻而下,葵园为之一振,《重新生长:许江艺术展》在此开幕。



          易北河岸的德累斯顿,曾有过“易北河岸的佛罗伦萨”的美誉,却在二战中被炮火夷平,又用一块块废石重新垒砌复原。



          在巨幅油画《无地花》与巨型雕塑《共生》形成的逼仄角落里,画葵者许江,望着玻璃穹顶出神——这座写满伤痕的巴洛克建筑,与这座城市经历了同样的劫难与重生。



          这期间的生命气象,与呈现眼前的葵园,如此默契。



          长达4年的召唤之行



          2008年,也是一个黄昏,许江第一次来到德累斯顿,在易北河的对岸回望这座苍雄的城市与博物馆时,他被深深触动。



          “一定要带葵来这里。”4年间,这个念头时时盘旋在许江的脑海中。



          近800根铝制葵组成的巨型雕塑《共生》,便因这样的渴望诞生。



          去年12月,在杭州小和山的雕塑工厂里,它们由粘腻无形的泥土开始,在许江的手掌、指缝和体温中成型。随后,经过铸造、风干、氧化和打磨,构成独有的生命。



          带着葵,带着一个时代的记忆,4年后许江重返故地。



         《葵灯》、《盘根》、如天幕般的《共生》,以及150余件绘画作品,它们与这座废墟之所,浑然一体地勾勒出劫后余生的勃然气象。



          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除了德国各大媒体,德累斯顿美术学院院长赛瑞与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馆长费舍尔等嘉宾也早早赶来。



          俄罗斯美术史论家格罗伊斯夫人见到葵园,感慨“废墟与火焰在这里共同重生”。



          赛瑞则好奇地问,“有一天,你会不会有新的主题?”



          几乎不假思索,许江说:“葵,就像是我的一双老鞋。它不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题材,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假如有朝一日我不再画葵,那也是身不由己。我绝不会设计何时不再画它。”



          “我就是葵园里的葵”



          “画葵的时候,我如临千亩葵园,我用我的身体去体验葵的感受。究竟图像表达的技法是古典还是现代,那都不重要,因为葵就是我自己。”



          唯有真诚能够超越技法,这也是许江作为一个东方艺术家,希望给予西方艺术界的启示。



          “西方艺术有很多优秀传统,但伴随着社会变革,丢掉了一些可贵的东西,他们也很茫然。我来交流,正是希望借此发问:绘画是不是真的死亡了?是不是真的没有生命力了?还是我们失去了感受它的能力?我希望唤醒绘画中身心交感的那种智慧,借以唤醒这个时代的感受力。”许江说。



          而这位东方艺术家的真诚,正在慢慢地感染着这座废墟之城——



          馆长费舍尔第一次来看展时,对葵的印象是“就像一片流动的火”;



          第二次,他有所感悟地说,这些葵令他想起法国古典主义大师普桑的一张绘画,女神举着向日葵向天地走来,所有的人们化身为五谷;



          当他第三次面对这些作品,却觉得一言难尽。



          “好的艺术不仅会令观众去感受艺术家所处的文化源头,还会让观众和作品之间有长久的发问和对话。好的作品需要慢慢看,慢慢研究,然后一点一点地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含义,这就是许江的作品。”费舍尔说。



          此刻,在他身边,许江静默无声,他毫不怀疑,中国之葵,他们终究会懂的。

        责任编辑:伯益
      新闻分类
      拍卖新闻 展会活动
      教育出版 收藏新闻
      市场新闻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陕西研学携手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开展广告学专业产教融合访企拓岗活动
      在艺源江河,遇见何君宏:东方抽象的诗意觉醒
      影视不应忽视对书法审美的提升|从李纯博书法展及其87版《红楼梦》字幕说起
      从LABUBU火爆 看原创设计的坚守
      浙江工业大学举办油画展和美育教育论坛
      守正创新:墨彩新象启幕深圳,探索水墨艺术当代路径
      北社成员共赴一场书画雅集之约
      致敬人间最美天使|马刚
      【历史性时刻|中国油画家的全球坐标】于明受聘Figurativas国际...
      别陷入以身份评判美术作品优与劣的误区
      中西融合: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刘万鸣艺术
      收藏新闻
      收藏市场“三真七假”赝品形成灰色产业链
      俄亿万富翁加入当代艺术收藏阵营
      第二届中国汉白玉文化艺术节开幕
      收藏可以是投资但更是文化
      马未都:收藏于我从私事变成了公事
      保利:热闹地界都是谈钱
      给艺术品上一个“保险”?私人藏品难投保
      把玩橄榄核雕文化
      杨燕红木讲堂:宫里宫外罗汉床
      尤仑斯夫妇再抛藏品 赵晓刚作品进入亿元领域
      王刚主持慈善拍卖会并传授收藏经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96(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