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艺术新闻 >> 玉石 收藏 收藏新闻
      分享到:

      玉石收藏未来走向:重内涵少考虑价格

        发布时间:2011-11-10 10:06:53 来源:中国拍卖网
        中国的玉石投资市场目前情况如何?市民要收藏玉石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日前,在广州金秋古玩嘉年华文津杯第四届广东斗玉大赛上,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玉器顾问古方。


          玉石收藏国内外实行统一标准


          记者:本次广东市民斗玉大赛,给您印象较为深刻的藏品有哪些?


          古方:古玉组的汉代玉耳杯(冠军)给我印象就很深刻。这是汉代的作品,到现在已经2000多年,品相还能保存得如此之好,实属罕见。而且,这是一件玉容器,你知道,玉容器到目前来说,发现量是很少的。所以,这样的一件汉代玉耳杯,能出现在私人收藏的手里,特别不容易。新玉组的提梁玉壶(冠军)也让人印象较深。这是一件完全符合现代玉收藏原则的作品,现代玉收藏原则就是雕工好、原料好、大师造。就宝石类收藏而言,国内和国外是实行统一标准的,概括成四个字,就是“水、种、色、工”。“水”是透明度,“种”是纯净度,“色”是绿的类别,“工”是设计和工艺水平。而这件作品就这四个方面而言,都是上品,所以,这件玉器体现了收藏的标准,价格也不错。以后要收藏这一类,就以这个做标准就行了。


          玉料消耗过快是当前主要问题


          记者:您对目前中国玉石市场有何看法?


          古方:我认为目前中国玉石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玉工艺对玉料消耗过快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在有不下1万个玉石作坊,其中不少是不分昼夜地无节制、无序、无规划地进行玉石加工。照目前这种消耗速度,5年以后,籽料很有可能会被消耗光,到时,整个玉石界将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就算是有,那也是囤积后的籽料,也是价格大大提升后的籽料,随便一雕琢,就雕下一大笔钱,谁还能随心所欲地创作?所以,我提倡,我们的玉石工艺大师们应该起带头作用,使用一般玉料,如和田玉中的青玉和碧玉等来进行创作。加大设计含金量,增加玉的文化内涵,从而化腐朽为神奇,淡化玉料在整件艺术品中的价值比重。这样子起带头作用之后,玉石设计和创作水平在玉石价值中的比重会慢慢增加,从而逐渐改变市场中对玉料的过度关注和消耗。


          记者:那您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促进这种方向的转变呢?


          古方:对这种方向的转变进行把握要有前瞻性。但是,不应该强制性地要求和规定,因为玉石有自己纯粹的市场行为,原料是其“看不见的手”。当籽料面临枯竭,玉石市场面临走到头的危险时,我相信全国有那么多作坊,有那么多人靠这个吃饭,自然会“船到桥头自然直”,自然会接受并实行“用普通料做精品”的这个理念。作为研究者,我们要有前瞻性,但是未来怎么走,还是市场规律说了算。


          现在玉石估价正常


          记者:您认为中国当今玉石市场对玉的估价如何?


          古方:属于正常估价,特别是与当代书画相比。当代书画,特别是仍在世的当代书画家的书画,估价多有泡沫,但玉不会。因为玉的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稀少,这只无情的手无时无刻不在调控玉石市场,因此,玉石市场相对健康,混乱的机会少。你看翡翠和和田玉,自1990年以来就没有降过价。


          玉石潜力在于内涵


          记者:对一般民众收藏玉制品有什么建议?


          古方:收藏分为两类。如果仅仅是为了佩戴,那买什么都行。而如果要收藏的话,从符合现代玉收藏原则来看(雕工好、原料好、大师造),是有相当难度的,但只有这样的收藏品,升值空间才足够大。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要收藏古玉,最好要多学习,会鉴定或找权威的机构帮助认证。不论古玉还是新玉,都要求收藏者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玉石收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你要多学习玉石知识,并且定好长远计划,计划每年投入多少资金,主要投入到哪一类的收藏中等等。要持之以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收藏。可以说,未来的收藏方向是逐渐降低对价格的考虑,转而逐渐重视文化内涵,事实上,当一件玉石有了内涵,还用得着担心它的价格吗?
        责任编辑:伯益
      新闻分类
      拍卖新闻 展会活动
      教育出版 收藏新闻
      市场新闻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杨乃东:​“年画要传承发展,也得接轨市场”
      曹孟杰书画作品欣赏
      观“蓝海心途•中国山水画名家周本波作品
      陈振,以写意笔墨为精神气韵,把热带雨林花鸟描写的生动而传神,自由而生机
      走有温度有深度的文物保护之路
      彭万铖 “送给女儿的1000幅画”充溢爱的温度与型状
      写生·创作丨王德芳 · 惠安之美
      纯净的乡愁丨马刚的冬景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开展“心随影动 影润心灵”心理观影活动
      笔墨尚古风 书作续晋韵——品评当代名人书法家金思宇
      夏洪林大师受邀出席2023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大会
      收藏新闻
      收藏市场“三真七假”赝品形成灰色产业链
      俄亿万富翁加入当代艺术收藏阵营
      第二届中国汉白玉文化艺术节开幕
      收藏可以是投资但更是文化
      马未都:收藏于我从私事变成了公事
      保利:热闹地界都是谈钱
      给艺术品上一个“保险”?私人藏品难投保
      把玩橄榄核雕文化
      杨燕红木讲堂:宫里宫外罗汉床
      尤仑斯夫妇再抛藏品 赵晓刚作品进入亿元领域
      王刚主持慈善拍卖会并传授收藏经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111(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