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美术史论 >> 中国美学
    “天地”“阴阳”易位与汉代气化宇宙论的发展(作者:王晓毅)

      [内容提要] 从天地与阴阳的关系角度看,汉代气化宇宙生成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西汉前期黄老道家首先建立气化宇宙生成系统,其中非气态的“天地”环节,是明显的理论缺陷。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的两汉之际,为了使“卦气说”与宇宙终极力量相通,《易纬》作者以更复杂的宇宙生成论,提出了阴阳二气同时分化为天地二体与乾坤二气的说法,初步凿通了“天地”这个理论障碍。东汉后期黄老道家复兴中产生的社会批判思潮与早期道教,为安置生命的终极关怀,超越“天地”,建立了简明的气化宇宙生成系统。

      [关键词] 天地 阴阳 元气 宇宙论 两汉





      是天地生阴阳,还是阴阳生天地,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汉代哲学的中心是“究天人之际”,故力图以元气论融合了先秦各种宇宙学说,通过以元气演化为核心宇宙生成论和宇宙结构论,将世界划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由无形元气分裂(太极、阴阳、五行等)构成的施控系统,二是由有形事物(天地万物)构成的受控系统,以此解释无形的宇宙力量如何左右有形的人类社会。然而,传统的“天地生阴阳”观念,使有形的“天地”置于无形的元气演化系列中,有碍理论的完整。将天地与阴阳易位,使气化的太极→阴阳→五行施控系统成立,是汉代思想界努力的方向,也是汉代哲学对中国文化的杰出贡献。本文力图展现这一思想过程,首先从西汉初期黄老派的创建谈起。







      在战国秦汉之际百家合流的历史运动中,黄老道家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处于学术前沿,其宇宙论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样令人注目。他们一般称宇宙本根为“道”“太一”,逐步加强了以“元气”解释“道”“太一”的理论力度。在论述宇宙本根生成天地万物时,除《太一生水篇》在宇宙本根与天地之间出现了“水”这个中介外,①其他学派基本上按“道”(太一)→天地→万物的思路,解释为元气发育分裂的过程,建立了以元气生化为基础的宇宙论,在从《管子》、《吕氏春秋》到《淮南子》的系列著作中作了表达。对于这些著作的理论承袭关系和各自特点,前人与时贤已有深入研究,此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在元气演化的宇宙生成系列中,有“天地”这个非气态的有形物,例如,《吕氏春秋·大乐》云:“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大意为:天地万物产生前的原始混沌“太一”,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阳。其宇宙生成思路与郭店楚简的《太一生水篇》大同小异,阴阳均由天地产生。这一时期黄老道家的集大成之作《淮南子》,也是如此。

      《淮南子》作者以极丰富的想象力,对宇宙生成过程进行了夸张而古拙的描写。也许是出自不同的作者之手,《淮南子》关于宇宙气化生成过程的假说,在不同篇章中的论述角度存在差异,共出现了三种模式,

      第一,《天文训》。创作了对后代影响最深远的宇宙生成系列:虚霩(空无)→宇宙(时间与空间)→元气→天地→阴阳二气→四时精气→万物。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 ,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所谓“太昭”,指天地形成前的元气混沌阶段。在《诠言训》中,亦称“太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成物,谓之太一。” “始于虚霩”的“道”,指无中生有的元气。以上文字的大意是:天地生成之前一片混沌。“道”从虚无中诞生。虚无中出现了时间和空间,元气萌生发育,分化为清浊之气,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阳二气,分化为四时之气;四时之精气生成了万物。

      第二,《俶真训》。通过改造《庄子·齐物论》对宇宙生成过程的两种追问思路而成。其一,将庄子从时间角度——“开始”的追问思路,改造为天地孕育万物的系列:天地所含阴阳二气未交融(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阴阳二气交融而未孕育万物(有未始有有始者)→万物孕育成熟而未出生(有始者)。其二,将庄子从形名角度——“有、无”的追问思路,改造为无形元气孕育有形万物的过程:混沌元气(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元气已孕育着天地胚胎及阴阳二气(有未始有“有”“无”者)→现实世界(“有“无”者与有“有”者)在这两个系列中,对天地与阴阳二气的关系,《俶真训》作者的看法相同,认为天地实体产生了阴阳二气。“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天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

      第三,《精神训》。从精神的产生和归宿角度描述宇宙生成系列:无形本根→二神→天地→阴阳二气→万物。这个系列与《太一生水篇》有相似处,在宇宙本根生成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了宇宙精神“神明”的作用。 “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淮南子》力图以“元气”融合战国秦汉之际各种“本根”论,建立虚构了宇宙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和结构模式。但是,作为早期宇宙论,这个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粗糙等局限,集中表现在宇宙气化学说不完善,混沌元气(太一或太昭)先分化为清、浊二气生成天地,再由天地生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生四时、五行之气。很明显,元气自身沉淀产生的清、浊二气,不等于阴阳二气。无形元气的演化系列中,因存在着“天地”这个有形的“物”而断裂,有不通之处。可见,西汉道家的气化宇宙论是不完善的。这个理论矛盾,对黄老道家来说不是什么值得解决的问题。否认天命以及“天”的至高无上地位,是道家的一贯的哲学传统。只要在“天”之上存在一个宇宙终极力量,以“无为”方式生化万物,与其社会政治理论层面的“无为”原理没有冲突,便能提供了有力的宇宙哲学支持。







      不仅黄老道家视天地是阴阳二气的直接生成者,西汉前期的儒家也是如此。如《礼记·礼运》探讨礼的本原时说:“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贾谊《鵩鸟赋》亦云:“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均将阴阳二气视为天地所生。董仲舒更为明显,他的宇宙论没有继承黄老道家关于天地产生前元气发展的学说,在其“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哲学体系中,“天”是宇宙终极力量,具有人格神的特征,阴阳、四时、五行之气均由天地生成。“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① “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人者,若水常渐鱼也。”②

      从思维水平看,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学说是个比较粗糙的理论体系,自西汉中期开始,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为了“天人感应”说在理论上更精致可信,需要从宇宙哲学高度予以提升,而《周易》因具有沟通天人之际的特殊功能,成为进行理论发挥的要典。汉儒通过“卦气”说对《周易》进行了创造性的解释,力图将宇宙终极力量与人类的命运“科学”地联系起来。卦气说由來已久,但成为易学主流,却是在两汉之际。为精确分析“天人关系”,破译宇宙奥秘,经过从孟喜到京房的创作,以《周易》卦爻与月日节气结合为特征的卦气说趋于完善。卦气说是汉代易学其它象数方法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当代学者认为“这种卦气说实质上是一种新的占法。它将《周易》的框架结构和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一一相配,按日以候气,分卦以征事,占验人事的吉凶祸福,预言政治的成败兴衰。这种和稀泥的占法虚构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互相交织的宇宙图式,囊括了天文、历法、数学、生物、以及政治历史伦理多方面的知识。”①

      卦气说虽然看起来十分繁琐,但是从形名学角度看,它无非创造了两个系统:一是“形而上”无形卦气构成的施控系统,二是由“形而下”有形事物构成的受控系统。卦气系统之所以能控制有形事物,是以气化的宇宙生成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天地产生的阴阳二气(即乾坤二卦之气),分化为四时之气,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分化为五行之气,构造了万物质料;生出六个子卦之气,共成八卦之气,形成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事物;分化为六十四卦之气,控制着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和三百六十五天的变化交替。人类则是阴阳、五行、八卦之气中和的产物。阴阳、五行、八卦之气以无形的气态在天地间运行,与有形世界事物的同类之气发生感应,以此控制着有形世界的变化。

      早期卦气说在理论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只能解释年复一年的卦气运动规律,而难以解释卦气与宇宙终极力量(宇宙本原)的关系,因为该说在哲学层面存在两个亟需解决的理论难题,

      其一,如果寻找卦气力量的源泉,沿着无形的五行、四时,阴阳二气上行,将被阻挡在有形的天地之前。因为根据同类相感的常识,有天地这个实体存在,卦气在理论上无法与天地之前的“太一”“太极”“元一”等种种气化的本根接轨。战国秦汉之际的各种儒道宇宙生成假说,如《系辞》的太极生化系列与《淮南子》的元气生化系列,都无法对卦气说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持。《乾坤凿度》的作者在解释该书书名时说,其主旨是为乾坤二气的终极来源,凿开一条通向宇宙混沌元气(虚无)的通路(天路):“凿者,开也。圣人开作。……度者,度路,又道。圣人凿开天路,显彰化源。大天氏云:一大之物目天,一块之物目地,一炁之蔀名混沌。一气分万。是上圣凿破虚无,断气为二,缘物成三,……得元气澄、阴阳正、易大行、万汇生。”

      其二,卦气说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是“无形”产生“有形”,然而,作为卦气源头的乾坤二卦之气,却是有形的天地所生,成了“有形”产生“无形”,显然违背自身的逻辑。《乾凿度》的作者鲜明地指出了卦气说的逻辑矛盾:“夫有形生於无形,乾坤安从生?” 据郑玄的说法,此处的乾坤,不是指天地,而是乾坤二卦卦气,故郑玄注为:“天有象可见,地有形可处。若先乾坤,则是乃天地生乾坤。或云有形生于无形,则为反矣。如是,则乾坤安从生焉?若怪而问之,欲说其故。”②

      为了解决上述理论课题,易纬应运而生,代表作是《乾凿度》和《乾坤凿度》。其中《乾凿度》从卦气说的逻辑困境入手,对乾坤二卦卦气(阴阳二气)终极来源,进行了细致的宇宙生成论阐发,:



      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於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炁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象,乾坤相并俱生,物有阴阳而重之,故六画而成卦。……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①



      在《易传》的基础上,《乾凿度》的作者充分吸收《淮南子》关于道气生成宇宙万物的思想资源,参照生物胚胎逐步成形的发育过程,创造了更复杂的宇宙生成系列,其基本思路大致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宇宙曾是一片空寂状态,这是一无所有的“太易”时期;后来元气萌生,不断发育壮大,分为太初、太始、太素三个发展阶段;元气发育成熟,分裂为清浊二气,形成了天地二体与乾坤二气。从表面上看,《乾凿度》沿用了《淮南子》关于清浊二气升降产生天地二体的说法,但两者并不相同。《乾凿度》的重要创造是,在清浊二气的分裂与升降之前,浑沦的元气内部已出现阴阳二气运动,与元气发育同步。郑玄这样解释上文中的数字变化:“七,主南方阳气,壮盛之始也。”“(九)西方阳气所终究之始也。”他认为,阳气一、七、九运动的同时,阴气二、六、八亦随之启动,它们共居一体,贯穿于太初、太始、太素三个阶段,表现为原始浑沦之气。浑沦之气的分裂,实际上是阴阳二气分裂。阴阳二气一方面以清浊之气升降方式产生了有形质的天地二体,一方面则直接演化为后天的无形的(阴阳)乾坤二气。显然,这实际上凿通了天地这个有形障碍,使“先天”与“后天”的阴阳二气接轨,解决了卦气的宇宙本原问题。为此,郑玄为他为“一变而为七……浊重下为地”这段文字作了四百零三字的长篇注释,阐述了上述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注释结束处,郑玄认为《乾凿度》对卦气说提出的理论课题——乾坤与天地、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已作了合理的解答。“天地之与乾坤,气形之与质本,同时如表里耳。以有形生于无形问,此时之言斯为之也。”①

      易纬作者的丰富想象力、首创精神和大胆妄言,不仅为卦气说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且在中国元气宇宙生成论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然而,易纬的论述并不完善,并没有直接提出阴阳生成天地,仅以一、七、九阳数运动的方式作了模糊表达,以解决了卦气说提出的问题。我们的理解,借助了汉末大儒郑玄的诠释,而《乾凿度》作者本意与郑玄解释与之间,毕竟是有差距的。从文本看,易纬还没有使气化的宇宙生成系列畅通无阻。这个理论课题,由东汉后期的社会批判思潮与早期道教完成。





      两汉学术思潮走了一个黄老──经学──黄老的螺旋形辩证运动路线。东汉后期,随着名教失败,天命论式微,黄老道家开始复兴,活跃在士大夫的社会批判思潮和民众的早期道教思潮中。①黄老道家的形名学与方术两大理论系统,在东汉后期演变为两大思想流派:形名学发展成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以理性为主;黄老方术则发展为早期道教思潮,具有宗教色彩;这两大流派,都是汉魏之际思想变革的生力军。其实,早期道教与汉末社会批判思潮有不少相通之处,都准备以自然简约的黄老思想去纠正繁琐虚伪的社会弊端,以建立太平社会为目的。不同之处,是达到目的途径:社会批判思潮强调运用“循名责实”政治手段,而早期道教则强调练气养生的宗教修持。但是,在儒家价值体系动摇的背景下,社会批判思潮与早期道教的思想家,都面临如何安置生命终极关怀的问题,无论是通过现世生命质量的提升,还是肉身成仙,都要超越天地之内的世俗价值,到天地之外的宇宙本原那里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因此通过“同气相感”原理,建立个体生命与宇宙本原的直接联系,成为新时代的理论需求,推动了气化宇宙生成论走向完善。仲长统的心态具有普遍意义,他感到“名不常存,人生易灭。”幻想能“出宇宙之外”,在无限浩淼的太清中,获得精神解放。“元气为舟,微风为 ,敖翔太清,纵意容冶。”②

      体道的精神需求,使社会批判思潮的思想家重视对宇宙真相的探讨,张衡是典型代表。他不以仕宦为意,一方面著《思玄赋》,表达了自己超越世俗的生命寄托,并著哲学论文《灵宪》,研究宇宙生成过程。他认为,“道”是宇宙生成过程中各个阶段“元气”不同形态的总称。从元气质量变化角度,可将“元气”发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道根”阶段,是未有元气的空无状态,称之为“太素之前”,可视为“道”的来源处。第二,“道干”阶段,是元气产生却混沌未分的状态,称之为“太素始萌”阶段,可视为“道”的主体躯干。第三,“道实”阶段,元气发育成熟,“剖判”为阴阳精气的状态,称之为生成天地万物的“万物成体”阶段,可视为“道”结出的丰硕果实。张衡道论的特点有二:一是明确将“道体”解释为元气,二是认为刚柔、清浊之气,都是阴阳二气的表现形式,生成了天地并作为天地的本质存在其中。“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於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③

      如果说“阴阳”生“天地”的思想在张衡的《灵宪》中还需要推理的话,那么在其好友王符那里,则作了明确表达。王符终身不仕,“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友善。”④所著《潜夫论》,堪称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的经典之作。他指出,“道”只能通过“元气”表现自己的存在,并通过气化过程发挥功能,宇宙生成的系列为:元气→清浊→阴阳→天地。“ 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是故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 ⑤

      与社会批判思潮相比,早期道教更重视个体生命与宇宙本原之间建立“气”的直接联系。因为道教宗教哲学的要点,是在个体生命身上,宇宙元气生成万物的过程发生逆向运动,即功过修炼个体生命的“元气”,达到与宇宙“大道”相同的永生境界。因此东汉后期道教各流派普遍以元气解释“道体”,力图建立简明的气化宇宙生成系统。例如《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等著作中,以“和气”“精气”“元气”解释“道体”。可以说,元气已取代了“道”成为宗教哲学的最高范畴,处于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 “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①认为元气及其产生的阴阳二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②应当承认,《太平经》并没有提出系统的是元气→阴阳→五行气化宇宙生成系列,而《老子河上公注》的作者回答了这个课题,思路清晰,语言简明。《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原注为逐句解释,现将注文连缀如下

      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万物莫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胷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③



      文中的“道”指无形的宇宙终极力量,表现为空无,“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④一,指元气,“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故曰一。”⑤既然道表现为空无,那么,元气的生化则表现为无中生有的自生。故可将上面引文提供的宇宙生成过程整理为:元气(一)从虚无(道)中产生,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生成了清、浊、和三气;清、浊、和三气生成了天、地、人。至此,简明的气化宇宙生成系统完成。

      气化宇宙生成系统在汉末完成,可谓生不逢时,因为自汉魏之际开始,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由宇宙论转化为本体论,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南北朝隋唐佛教的种种缘起说,相继引导思想潮流数百年。尽管玄学与佛教并不排斥元气宇宙生化论,将其融入各自哲学体系的某个层面中,但只是各家本体论哲学的注脚,已失去了两汉时期的主流思想地位。直到北宋理学诸子那里,才以“太极元气→阴阳→五行→四时→八卦”完美形式升华,成为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代表作:“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本文是作者在 “2002 '中国思想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提交的论文。 王晓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山东大学客座教授。 )





      --------------------------------------------------------------------------------

      ①与道家主流派相比,《太一生水篇》的宇宙生成模式属于特例。该篇的特点是强调了“水”在“太一”生成天时的作用,以及宇宙生成系列中每个环节内部矛盾要素的对立统一:“太一”生水;水与“太一”相互作用,生成了天;天与太一相互作用,生成了地;天与地相互作用,生成了神与明;神明相互作用,生成了阴阳;阴阳相互作用,生成了四时;四时相互作用,生成了凔热;凔热相互作用,生成了湿燥;湿燥相互作用,生成了岁。“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辅也,是以成滄热。滄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



      ① 《春秋繁露·五行》

      ②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①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页443。

      ② 《乾凿度郑玄注》

      ① 《乾凿度·卷上》

      ① 《乾凿度·卷上》关于宇宙生成的文字,在《乾凿度·卷下》中重复出现。所引郑玄文字,来自该书卷下注释。

      ① 关于东汉后期黄老道家复兴的论述及与汉魏之际各学术流派的关系,参见拙作《王弼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页8~17。

      ② 《后汉书·仲长统传》

      ③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五十五载《灵宪》

      ④ 《后汉书·王符传》

      ⑤ 《潜夫论·本训》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页19~20。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页305。

      ③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道化第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168~169。

      ④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体道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2。

      ⑤ 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能为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34。

      来源:网络

      相关标签: >>美术史论 中国美学
    美术史论
    民间艺术史 摄影史
    绘画史 工艺美术史
    建筑史 版画史
    雕塑史 美学
    艺术概论 中国篆刻史
    中国书法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技法知识
    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方法
    国画工笔花鸟画技法讲座
    水墨公鸡的画法
    蝴蝶工笔及写意画法
    高冠华先生讲《 花鸟画构图十要》
    工笔花卉的常见技法
    国画的花鸟画基本画法
    中国扇画技法
    王其华的葡萄画法 5
    王其华的葡萄画法 4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10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