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家网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在线展览 -中国美术展览网-中国美术家网在线展厅
    当前位置: 中国拍卖网 >>名人访谈 >> 工艺
      分享到:

      设计师小马哥:勤在事业之上 闲在世俗之外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1-04 14:18:41 来源:网络

        编者按:小马哥,不需要太多笔墨介绍的人物,有很多人欣赏他的作品,有更多的人喜欢他智慧豁达的处世之道。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他都经营得有滋有味,乐在其中。他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惊喜和感动,就像他此次参加火星室内设计大赛,其“蜂巢”一出炉就拥有了强大的粉丝团。且看小马哥的作品,身心愉悦,且听小马哥谈设计,谈生活,神清气爽……

        个人简介:马昍旼,室内设计师。火星ID:bzxmgzs(火星专家),人称小马哥。
          1970年降生。

          1987年于山东省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就读。、

          1990年开始浪迹社会、单位之中。

        1999年创办“小马图形工作室”从事建筑、室内设计、侃大山,至今。

          性格:敏感但不脆弱。

        爱好:喝茶、听音乐、烧菜、闲逛、看书、吸食雪茄、交友、喝酒、睡懒觉。




        编者:这是小马哥第几次参加国内的室内设计比赛?这次比赛吸引你参加的原因是什么?此次参赛有何感想?

        小马哥:谈到参赛,这还真是我的人生路上头一遭。

        与周边、与他人,一直以来,总喜欢一种宽松、随意、松散的“交流”。包括讲话,都不愿板下脸来像“谈判”、像“说教”般的强加与人(当然也不喜欢对方强加与我)。包括与同行间的带有学术性的交流、探讨,也被我操做得像聊天。所以,很少有人能在我面前表现出强烈不满与愤怒,我也是如此,再大的事儿到我这儿也会被迅速消化、吸收、排泄了!

        效果很显著:他人不累;自个儿也不累。

        比赛这种氛围,对我来讲,有些不太适应,或说不太“感冒”——太过沉重、太过刻意、太不休闲……后果太严重!

        故,起初并未打算参与之,做一个安静的观者、聆听者,很惬意!

        后又思忖,不禁发笑,笑自己的息事宁人,笑自己的如此不堪,笑自己心态的早衰!

        比赛,并非一定要去赢得名次、奖金等等的急功近利,亦可换位思考,去展示自己、去吸收养分、去交流沟通,

        毕竟“三人行……”嘛,我想,“必有我师”!那,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做,也就不言而喻了!总之,要的是一次机会,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综合评估自己的机会;一次取长补短的机会;一次印证自己的机会……让自己赢得心跳加速般快感的机会!

        何乐不为?!

        结果,收获颇丰!

        在这里,并非指获奖才有收获。拿得名次充其量也就收获了一项,无非就是“名利”范畴,应该看到,在信息、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这些所谓“名利”仅仅是暂时,一切都会因为不断的刷新,会在他人、社会之中最终淡出的!真正有价值的收获,就是能够告慰自己,已然到了不惑之年的我,还没老,还没被社会遗弃,在妻子、儿子、父母面前,我还可以继续尽情的去爱我所爱、学我所学、做我所做……说实在的,参赛后的我,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内心,我年轻了!

        编者:在上次的采访中你说:“要继续着我的设计、继续着我的庸懒。”能否给所有关心小马哥的朋友谈谈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小马哥:呵呵,很荣幸!

        关心别人、被人关心,是件美好的事情!

        “设计”、“庸懒”在我来看,是一对因果关系。

        因为“庸懒”,才会有闲暇,才会去关注周边的人与事,才会有心得、有心志,在大脑中才会产生更多的“影象”、“意象”。人的大脑就像CPU,在高温的情形下,很难正常分析、判断、决策,只有降至适宜的温度,它才会为我们带来我们所期待的“素材”、“思路”、“灵感”等等诸如此类的产品。多多接触美食、美景、雅乐等这些令身心愉悦的事物,多多拜读一些养心、明智的好书,大脑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的“阿尔法波”(英国生理学家称此脑电波为最适合创作的脑电波)。远离名利场、人情世故,与人斤斤计较、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两面三刀等等这些既伤人又折寿的事情,是不应发生在一位设计师身上的,可想,一位设计师天天沉迷于此,CPU终日处于一种高温状态,估计也不会做出什么脱俗之作!

        记得著名画家安格尔曾讲过:要做一位勤劳的闲人。

        意味深长啊!

        所以,现如今的我,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都缓慢了下来。且大多的时间不是在“工作”,而是在“生活”。至于工作,我始终恪守着一点:少接单,少出废品,多出精品。真要做成了“赚钱机器”,绝对的是种悲哀!

        编者:为什么会选择“蜂巢”作为参赛作品,“蜂巢”的思路和定位都很别致,这些想法是怎样产生并实现的?

        小马哥:一天的晚饭后,我和儿子坐沙发上看电视,有几个栏目是我们爷儿俩共同要看的,动画片《海绵宝宝》、“走近科学”、“探索发现”,正好又是一档我们喜欢的栏目—— “人与自然”。节目正在为我们讲述、展现关于蜜蜂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形,看到那些终日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工蜂们,看到它们小巧却富有规则的巢穴,看到它们通过井然有序的分工协作所换得的幸福生活,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设计大赛”。蜂巢、蜜蜂,不恰好诠释了“小空间”、“小两口”“小日子”等等诸多设计要素吗?并且该命题富有较强的动感和人情味儿。

        编者:你花了多长时间创作“蜂巢”这套作品?在这个作品里有没有做一些以前没有过的尝试和突破?期间都遇到了哪些难题?有什么收获?

        小马哥:至于花到这件作品上的时间,具体很难界定。因为在此期间,还要拿出些时间来处理工作上的事务,一些设计图纸要去打理、运作;一些施工现场要及时到达;再者,我喜欢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思考,而非表现上。所以,经常的是做做、停停,不定时,不定量,也是一种松散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充分享受这个主题”!

        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少,大都凭借以往的阅历、经验给搞定了。所以,几个独立空间进行得酣畅淋漓。但当做到门厅这个灰空间(要承载的功能太多)时,脑袋有些卡壳了!引导、行走、纳物、进餐……这些功能间,是否抵触,空间比例如何分配,空间结构如何搭建、协调,一并都摆到了眼前。并且,最大的难题,就在于空间尺度。功能要完善,但在视觉、生理上又不造成拥堵,头痛!正如在参赛贴中写道“门厅……着实教我头痛了一番!”呵呵,毫不夸张!别的还好说些,进餐区的那张餐桌,还有餐椅,尝试过多种摆放、搭配,都与空间功能相抵触,因为在这个狭小空间里,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是不容忽略的,那就是行走的通畅。

        在经过了一通搅尽脑汁和翻云覆雨未果后,终于,这个课题迎来了停工(距截稿时限还有四天)!

        索性不去想它!一家人开车出去转转、玩玩,陪孩子他妈逛逛商场……总之,跟没事儿人一样。突然的,想到了大赛举办的初衷——“但房间也会像变形金刚蕴藏着你想象不到的空间”这句话,于是冲到儿子的房间,拿起他的变形金刚——擎天柱,在手中拆装、翻转了起来,就这样玩着……

        一直玩儿到眼前一亮,问题解决了!

        构成空间的各个构件、家具、陈设,都可以像“擎天柱”一样变通、灵动!结果,一天搞定!

        通过此事,更加验证了那些古谚:“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深刻!深刻呀!

        编者:你觉得“蜂巢”受到那么多人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你自己最满意的是哪几点?


        小马哥:至于他人对于“蜂巢”的看法,我不得而知。因为“设计”这种游戏,是见仁见智的。不能因为自己认定为好的东西,就非要大家去认可它。

        自己对于这件作品真正满意的,就是能够激发大家的争议、彰显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编者:你最希望“蜂巢”给别人什么样的感觉?

        小马哥:我真正的希望能够通过“蜂巢”带给人一种温馨、随意亲切之感。并且能够体会到人文关爱。

        毕竟这是一则小户型家装设计,不想把它做得过于“酷”、过于“奢华”、过于“国际惯例”!毕竟这所住宅座落于中国,毕竟拥有者、使用者定位于年轻的、新婚小两口,综合年轻人的审美、资金投放、生活习惯等等,展开构想、把握主题,并严格操控,避免“走题”、“跑偏”等不切实际的做法!

        编者:你个人的设计理念和习惯是什么?在你的设计里面,有没有自己偏爱的色彩、材质和设计元素?



        小马哥:在大学时,我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代课老师,同时也是该教材的编写者——郭山老师在谈及艺术创作手法时曾借喻过:初学太极拳时,就是拳谱、套路,中级状态是熟练掌握这些招法、套路。那么,到了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就是抛开这些招法、套路,随机应变、无招无式,但招招致命!

        任何艺术创作也是一种这样的过程,设计则更是如此!

        成功的设计,并非罗列、堆砌一些“风格”、“流派”、“形式”,而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案”。在此,那些无谓的形式、流派是苍白无力的和禁不起推敲的,也是毫无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也是我所谓的设计理念,就是“把握主题、追求本质”!

        “没有风格的风格”就是我的创作理念。

        多多听取客户的要求和宿愿,并“准确”把握、“灵活”掌握、“举一反三”,就是我的创作习惯。

        在从事这么多年的设计工作后,是形成了一些习惯性的“套路”,比如说色彩、材质和设计元素等,但当这些“套路”与主题想违,与客户意图向背,那么,我宁愿放弃!

        编者:设计里“天花上的挂表”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个创意是什么产生的?

        小马哥:我是一个十足的生活品质至上的奉行者。

        这就包括睡眠,临合眼之前习惯性地看一眼表,觉醒后的第一眼(无论睡多久,坚决贯彻自然醒)还是看表,第一时间来计划起床后的所有动作以及事务。如果,醒时的时间减去睡时的时间,结论是小于标准睡眠时间,无论再有天大的事,再睡!

        所以,时间对于享受生活是何等重要!

        另者,时间对于上班族来讲,意义更是超乎寻常!因为精准地把握时间,就是精准地把握工作、生活、以及薪水!

        作为“蜂巢”的业主,我想,我最大限度地在卧室天花的处理上,实现了生活的“庸懒”和“惬意”。甚至我不忍在凌晨我那睡眼惺忪的业主(假定的)去劳神转颈,艰难地寻找左侧床边柜上的马蹄表。

        我不想如此,更不想他(她)们如此!

        因为我知道,设计的并非单单来指一处住宅、一则空间。

        所要设计的,更是生活方式!

        编者:能否介绍一下“蜂巢”卧室背景做法?

        小马哥:其实,“蜂巢”卧室背景墙上的那些六边形,通过它们之间的结构组织、色彩组织,营造出了一些漫不经心的“漂浮感”,像梦,也像彩色的泡泡。应该看到,取得这些效果,并非是依靠精良的材质、昂贵的造价,而是理念!

        就像谜语一样,谜面再复杂、再障眼,谜底却很直接、简单——这些“泡泡”是石膏板!

        在“泡泡”的下一层,是涂刷水泥漆的矩形石膏板。在以前所做过的不少项目中,很经常地为了获得一种浮雕效果,都是用这种手法。

        做法很简单(都是平日在工地上向工匠师傅咨询、学习而来):石膏板朝向墙体的一面,事先涂抹快沾粉,然后上墙、打直钉。无须做基层,只将墙面事先处理平整即可。简便易行,并且永远不必考虑走形、脱落。

        另外,造价极低!

        编者: “蜂巢”客厅天花厅光是怎样达到这样完美的效果的?怎样换灯?

        小马哥:客厅、卧室天花在做吊顶时,便要做出反光灯槽的。在其中安装LED软灯带,这种低温光源寿命极长,且能耗很低,价位也适中。

        如果按照规程安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基本不必考虑更换,因为用不坏!






        编者:你觉得作为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特质?需要在哪些方面积累经验、慢慢提升?

        小马哥:作为一名设计师,成功与否,首先应该是一个朴素的人。朴素地去生活、待人接物,生活上要简单且有品位。切忌物欲横流、与人争胜斗狠。心态平和、处世达观,以一颗平常心,来做平常人,淡漠、且快乐!杂念太多,则反之!

        另外,设计师又是一位勤劳的人。还是借安格尔的那句话:要做一位勤劳的闲人。“勤”,是勤在一个学业、事业之上;“闲”,则是闲在世俗的纷乱与争斗之外!一“勤”、一“闲”,一入一出,意味深长!

        说到“学”,说实在的,该学的东西太多太多。很难在此一一枚举,因为设计师的职责使然。大的方面,要承载着文化的、历史的、世界的、民族的……,小的方面,衣、食、住、行,饮食起居,等等的这些不能说与设计师无关,反之,关联无处不在、千丝万缕。并且,对于上述要素的积累、把握,直接关乎设计师、设计作品的品位、水准。

        所以说,如何去学习、积累呢?

        我的方法很简单,与其到处收集、狂翻资料,还不及自己去身体力行、细细品味。

        以一位设计师的心致,去体会、热爱生活。

        以一位设计师的观察力,去关切、洞察身边的一切。

        日积月累,自己就是一本书!

        编者:你的“蜂巢”设计应该说体现了“小空间大智慧”的真正内涵。在小空间的设计上你有什么特别的见解?能否在小空间的设计上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小马哥:对于小空间的设计,我始终不移地奉行一点——“功能至上”的原则。

        小空间区别于大空间,不仅仅是指的面积、体积上的区别,更大的也是更本质的区别,是功能与价值取向的区别。应该想到,住五十平米的房子和住五百平米的别墅,是有质的不同!大户型,在满足了必须的居住功能之上,更侧重空间的意象、表情,也就是说,有足够的空间、金钱来完成“奢华”和“审美”的。当然,小的居住空间不能说就不允许有着鲜明的风格、个性以及意象,但,更侧重于空间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功能上更大限度的完善和人性化。

        说实话,我也是从住小房子一路走过来的。甚至,我结婚时的新房,仅有12平米(单身宿舍)。后来不断地改善住房条件,到现在,可以说是,业主是什么样的房型、以及各自的意向,不必听对方过多的阐述,便心知肚明,“知己”则“知人”。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不要荒废过多的精力与金钱在所谓的形式、风格上,多多考虑空间、多多考虑功能、多多考虑业主居住的生理、心理感受。多多拿出精力和智慧与业主共同打造一处更加“益居”的住所、港湾。而后再谈什么审美的、风格的、表现的也不迟!

        编者:你会站在什么样的角度评价室内设计作品?你眼中的好作品是怎样的?

        小马哥:毫不犹豫地,我会站在处于终端的业主、用户一方!

        因为无论如何,自己的设计产品最终会交付、使用。那么,最有资格评价自己设计作品的,就是他(她)们!

        想想他(她)们的投资、期待,再看看自己的职业、再想想公众对于自己、对于设计师这个词汇的信赖,考虑下自己的虚荣,那么就最小限度的留下遗憾;最少限度的听到责怪、漫骂吧!

        故,我眼中的好作品,一定是朴素、平实;贴切、适度;绝无附庸风雅的显摆、天花乱坠的粉饰、浮夸。同时,它又是亲和的、时尚的,甚至自然、高明到很容易忽略它是被“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因为,事物所到达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

        编者:您怎样评价中国的室内设计整体水平,您觉得它将来的发展走向是怎样的?

        小马哥:真不敢在此妄加评述!

        这些年来,关于国内业界的评论颇多,大都是些肺腑之言,听后、看后也是会沉思良久。

        感慨自然也是颇丰,那就聊聊几点现象吧。

        在中国内地,室内设计这个词汇更有些像是“舶来品”,虽然我国在历史上不乏此类经典、完美之作,而将其上升为一门科学、一类职业、一门艺术的,还是洋人!

        一时间国人颅脑之内爆出了真空。仿佛是要我国人非要向西方看齐,非要国际化、非要国际语了。甚至,大陆的某些奔赴海外学习了一段“新科学”、“新技术”的“**家”们,都要在学术报告会上大讲国语与洋拼音组合而成的新新语言,听懂与否,我留洋了,我“大师”了!哈哈!

        “跟风”,则是内地设计师身上的第一类表现。跟在洋人屁股后面捡食几颗洋烟屁股,喷云吐雾后就要大讲洋话、大行洋道、大画洋图了……当然,最后还不忘洋洋自得!

        怎一个“洋”气了得!

        另一类表现很充分的,就是“抄袭”风。张三抄李四的,李四呢,再抄王二麻子的……反正,“资源共享”嘛!我所看到的,是梁志天的模型漫天飞舞、遍地开花;无论空间与否,无论造价如何,都要来那么几下“无缝空间”……在这后面所隐藏的,是虚荣、是粉饰,是置设计行业与个人颜面全然不顾的剽窃、浮躁。以此来掩饰自身的贫乏与无知!

        炒单、吃回扣的更是不在话下,炒完就吃,惬意非常!

        总之,中国的室内设计(具体指内陆地区)行业,就在这样、那样的有趣现象中走过了她的初级阶段。

        今后何去何从,在近一两年的发展来看,就要经历一个“行业洗牌”的阶段了。无论“跟风”,无论“抄袭”,总是难以杜绝的。但是,每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初级到高级过渡、发展的历程。在这个演化的过程中,会有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法则所带来的新迹象。很快的,两大趋势会被分化出来。一类,坚持走民族、传统、流行、时尚的多元素交汇、共溶的“新民族”风格。这一点,看看香港的诸多同仁已然走到了我们的前端,多文化并置、交汇,相互的渗透,势必为我们的民族、传统风格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可能。

        另一类具有强势的,就是“国际化”的全新势力,此一类的设计师,在充分消化、吸收民族的、国际的创作原理和手段后,敢于面对国际强大的对手、大师说“不”,坚持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在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之上,高举创造之大旗、吹响解构、重组的号角, 冲破壁垒,大踏步地愈行愈远,走向天际!

        我想,民族创意、设计产业的振兴之日不远矣!

      展览信息

      女艺术系列5:青绿

      我没有自已的名字?
      苍茫与浪漫陈文灿漆画、水墨画展
      黄一山:非格物– 形而下的空间叙事
      一石倾情--钟志源汉白玉雕塑作品展
      “不想忘记”石亮个展
      “十分之一秒”芬-马六明个展
      “艺起画”李善单、玛馨玲师生展
      “幽梦尘心”李旺水墨作品展
      2013年石家庄首届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
      艺术家
      王明明
      何家英
      霍春阳
      冯大中
      刘大为
      张志民
      美术理论
      书画同源终将合流
      谈谈怎样画人物速写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
      比较视域中的美术话语问题
      浅论具象中的抽象因素
      论艺术的价值结构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 本网站刊登的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拍卖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或转载使用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1
      • 中国拍卖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paiorg.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086(s)   9 queries